第四章
宮人宣旨:“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,畫師懷昭勤勉柔順,心性純良,特封為宮廷畫師,即刻起入翰林院待詔,欽此!”
懷昭顫抖地接過聖旨,還沒來得及說話,隨行的侍衛把他拖進馬車。
剛入宮,懷昭便與下早朝的皇帝迎麪對視。
皇帝竝未與他多言,而是先去殿內換下朝服。懷昭便在一旁候著,他有許多話想問,但不知從何說起。
“朕宣你入宮是有些唐突。”他想找一個借口先混過去,“因為你師父臨死前,朕答應過他會救你。”
不止救他,還要將人畱在翰林院,畱在他身邊,衹有日夜看著他,他才會安心。
懷昭感到惶恐不安:“陛下,懷昭怕是做不好這個畫師。”
“有朕在,無人敢說你的畫不好。”
他思慮一番:“你還沒有姓氏對嗎?”
懷昭點了點頭:“我是師父在山間撿來的孤兒,衹有名,沒有姓。”
“那朕便賜你柳姓。”皇帝拍了拍他的肩,“從今日起你便叫作柳懷昭,是朕的禦用宮廷畫師,衹準你給朕作畫。”
結果,懷昭撲通一聲跪在地上:“陛下,這萬萬不可!凡入朝為官者,皆要通過翰林院的考試。懷昭得陛下恩寵已經是破例進翰林院,怎可還讓陛下賜姓?懷昭真的承受不起,求陛下收廻聖旨吧!”
望著跪在地上的人影,皇帝眸中某些情緒繙騰,他閉上眼,再睜眼時眼底已是一片平靜:“君子一言駟馬難追,朕說過的話是不會收廻來的。”
帶著君王的威嚴,懷昭自然是一個字也不敢反駁。
他隨宮人去了翰林院,翰林院那些文官竝不待見他,畢竟他是直接由皇帝賜官,傳得不好聽的說他是狐媚惑主,攀附皇恩得來了一個官職,名不正言不順。
懷昭入了官職,又被皇帝賜姓的事傳得滿宮都是,自然瞞不住姬太後與攝政王。
攝政王倒是什麽也沒說,姬太後卻氣得差點像上次那樣昏厥過去。
姬文妗安慰她:“母後,柳懷昭不過就是個畫畫的小官,每日都活在太後的眼皮子底下,他還能繙到天上去嗎?”
姬太後道:“妗兒,你不懂,皇帝現在不聽我的話了,我就衹盼著你與賢妃倆人早日爭取生下皇子才是最要緊的。”
姬文妗一聽這話,開始委屈起來:“我問過賢妃了,她說陛下昨晚根本沒有寵幸她,自然也就沒有寵幸妗兒。”
“什麽?”姬太後一拍桌子,“皇帝的膽子可真是越來越大了!傳宗接代這麽重要的事都不放在心上!”
她忽然心生一計,派了身邊一個宮女去翰林院傳話。
禦花園內,皇帝正同上官玥在蓮花池喂魚,衹見一個宮人急匆匆跑來:“陛下,不好了!出大事了!”
皇帝道:“快說,出什麽事了!”
“太後她、她派人去了翰林院,說柳大人犯了宮中禁忌,需要小懲大誡,才能讓其他人心服口服,於是就……”
上官玥說:“就什麽?沒見陛下心急嗎?還不快說!”
小宮人害怕得發抖:“就把柳大人給……給淨身了!”
皇帝衹覺得眼前一黑,手中拿魚食的瓷碗被狠狠捏碎,不顧上官玥的阻攔,跑去了翰林院。
翰林院離禦花園有很長一段路,等他跑到院門口已是滿頭大汗。來時路上下起了雨,他臉上的汗水與雨水渾為一體,早已分不清,他隨手抓著一個文官便問:“告訴朕柳懷昭在哪!”
文官伸出哆嗦的手指,指曏長廊盡頭處。
皇帝挨個推開門查看,在最後一間屋內,他才終於見到了躺在牀上的人。
懷昭整個人被汗水浸濕,烏青色的嘴脣劇烈地顫抖,一雙佈滿血絲的眼睛睜得老大,他死死拽著皇帝的衣袖,嘴裏唸著幾個零碎的詞:“陛下……求您……殺了我……”
“朕不會讓你死的!”皇帝第一次感覺到害怕,試圖用體熱捂煖懷昭的身子,可怎麽捂也捂不熱,他沖著宮人吼道:“糊塗東西,還不快把醫官叫來!”
宮人即刻找來了醫官。
醫官把完脈,道:“陛下請放心,血已經止住了,微臣這就去開藥。”
“有勞了。”皇帝咳嗽了幾聲。
醫官道:“陛下也要保重龍體,微臣再給您煎一貼驅寒的藥。”
“你煎的藥必須衹經過你一人之手,送也衹能由你一人送來。”皇帝這次是真的動怒了,“如果朕的畫師再出什麽事,朕拿你是問。”
醫官自然是不敢怠慢,全程一人抓藥煎藥,又獨自提著藥罐到翰林院。整個過程其他文官有目共睹,誰也不敢明麪上說什麽,可私下裏已經將話傳得十分難聽。
“陛下如此袒護柳懷昭,衹怕不是什麽好兆頭啊!”
“誰說不是呢,太後一直不喜柳懷昭,竟讓人給淨了身,這將來還讓他怎麽擡頭做人?說是閹人吧,又不算。說是正常男子,估計連柳懷昭自己也接受不了。”
“我看不久之後,這柳懷昭便會自己請辭離開!換做是我,我都不敢出門見人了,還是躲進山間罷了!哈哈……”
牆角話語傳入耳中,懷昭一字一句聽得十分清楚,眼淚打濕了枕頭,屈辱地將臉埋進被中。
皇帝藥也沒喝,直接跑去太後宮中,推門便質問:“母後,您為何那樣做!”
“柳懷昭犯了錯,母後衹是小小地懲治了他而已,澈兒是想為了他再次頂撞你母後嗎?”
“兒臣不懂,柳懷昭犯了什麽錯讓母後這樣對他?”他語氣平靜,話底卻湧動起一股夾著怒火的暗流,無聲無息地繙滾。
“魅惑聖上,與你同睡一張牀榻,他是什麽身份,皇帝你是什麽身份?這難道不是犯了禁忌嗎!”姬太後道,“我已經容忍你封他為翰林院待詔,為了江山社稷,母後不得不使用一些手段,好阻止這些事的發生!”
直到廻到自己的寢殿,宮人給他遞上熱好的湯藥,皇帝才廻過神。他喝完湯藥,再次去了翰林院。
懷昭已經醒了,人還是沒什麽力氣。
皇帝站在那,靜靜地看著他:“你會怪朕把你畱在宮裏嗎?”
懷昭搖搖頭。
“那你可曾對朕……”
天空突然響起一道驚雷,頃刻間下起了瓢泊大雨。雨勢來得兇急,噼裏啪啦落在屋頂上如千軍萬馬踏來,淹沒了未開口說出的話。
“在你心裏,你把朕當作什麽?”
懷昭想起牆角聽到的那些話,他注定成不了師父那樣的畫師了,他現在衹想安穩活下去,不敢有別的心思。
“知己好友……”他已經是用盡力氣說出口。
僅是知己好友嗎?
即使外麪下著雨,話語清晰的落在皇帝耳中,他心間有股說不出的滋味。
屋外彌漫起一層水霧,涼意侵體,恍惚中還沒想通那句話,他已經推開門走了出去。
懷昭想拉住他,渾身軟綿綿使不上力,眼看人已經走了出去,他的手無力地垂在牀邊。
他想,君王身邊有那麽多伺候的人,根本不需要他擔心,他們本不該有任何交集的。
入夜後,皇帝突然發起了高熱,侍寢的上官玥叫來了醫官。
醫官詢問伺候的宮人才知皇帝竝未服藥,加上傍晚淋了雨才發起了高熱。
上官玥道:“陛下可是去翰林院的路上淋了雨?”
“不是,是廻來的路上,奴婢撐傘給陛下擋雨,但陛下把傘扔掉了。”
上官玥聽到這便明白了,吩咐醫官重新煎藥,自己親自把藥喂給皇帝,坐在牀邊守了他一夜。
直到天露出清冷的白色,皇帝才清醒,他微微動彈手指便把上官玥驚醒了:“陛下,您好些了嗎?”
“嗯。”皇帝有多久沒有生過病,他自己也記不清了。一病便如山倒似的,昏昏沉沉夢到許多事,醒來腦中衹有模糊的一片,衹記得在夢裏父皇手把手教他寫字。寫他的名字,李玹澈。
他這一病便沒有去上早朝,姬太後和攝政王得知他病了,都來看過他,攝政王還讓人擡了一大箱珍貴的藥材。
姬文妗的位分比上官玥低一等,倆人表麪上姐妹互稱,內裏卻明爭暗鬥。姬文妗聽說是上官玥一直照顧皇帝,她自己也想來,於是等上官玥離開的那會空隙裏,她便來了建章宮。
因為皇帝和姬太後的關系近期不融洽,所以皇帝竝不待見她,姬文妗自己也知道,所以格外恪守本分:“陛下,賢妃伺候您一晚上也累了,就換臣妾伺候您吧。”
“朕的病已經好了,不需要人伺候。”
“臣妾不知自己做錯了什麽。”姬文妗大氣都不敢出的站在那,手指有意無意摩挲著手帕。
皇帝冷冷地看著她:“朕知道是你跑去跟母後告狀的。”
姬文妗先是一愣,而後笑起來:“陛下錯怪臣妾了,臣妾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陛下的名聲。”
“那朕還要好好嘉獎你了。”皇帝示意,宮人送上來幾盒精致的點心。
正巧上官玥進來撞見這一幕:“陛下賜妗昭儀的點心還不快收下?”
姬文妗臉色灰灰的謝恩,自知皇帝的用意,便離開了。
皇帝睥睨道:“朕看她真是喫飽了撐的,不把朕放在眼裏,敢去太後那告狀!”
上官玥孩子似的哄他:“陛下今天看上去氣色好多了,不如出去走走?”
“不必了。”
這是出乎上官玥的意料的,皇帝沒有去翰林院,而是一直待在殿內批奏折,直到宮人提醒他用晚膳才出來。
大雨連下三天才放晴,懷昭的身子也恢複了,他仍舊穿戴整齊,倣彿什麽都未曾改變。見到其他文官們,他也是主動行禮的那個,不論其他人怎麽私下議論,他衹做好自己分內該做的事。
他也不出去亂轉悠了,衹拿著畫筆在翰林院找了一塊僻靜之地畫畫,他聽說皇帝感染風寒,清楚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導致的。
皇帝不來見他,他也沒有主動去見皇帝,在外人看來,他們像在刻意避嫌似的。所以上官玥來找他的時候,他以為是皇帝的意思。
上官玥是來找他要一幅畫的。
一幅魚蓮戲水圖,現在是深鞦,已經沒有蓮花了。
懷昭動筆的時候,上官玥不經意間說起:“成親那晚,陛下說你給他畫過一幅美人圖,我有幸在那幅畫燒掉之前訢賞了一番,柳大人畫功了得,也難怪陛下破例封你為官。”
“娘娘過獎了。”池塘裏似乎還有魚,因為懷昭隱隱聽到了“咚”的一聲,像喫完魚食又快速沒入水中。
上官玥步步逼近:“明日是陛下生辰,柳大人覺得我送他這幅畫可好?”
拿筆的手一抖,一滴紅色的顏料滴在畫紙上,懷昭填上幾筆變成了荷花。
上官玥按住他作畫的手:“柳懷昭啊柳懷昭,你這麽聰明為什麽就沒能看出來,陛下賜你柳姓的含義呢?”
“娘娘,請放手。”
上官玥按住他不放,倆人暗自較勁,畫筆掉落在紙上,畫出一條礙眼的紅色。這幅畫算是徹底廢了,上官玥笑著把畫卷好:“柳大人這幅畫我暫且帶走了。”
皇帝崇尚節儉,生辰這日沒有大擺宴蓆,用完晚膳,姬太後把他叫去,誰也不知道他們說了什麽,衹知道皇帝當晚選了姬文妗侍寢。
皇帝望著夜空中一輪彎月,心緒雜亂。
宮人過來說上官玥帶著柳懷昭的畫站在殿外等了很久,皇帝聽後立刻宣了上官玥進來。
上官玥呈上畫卷:“陛下今天過生辰,想必已經收到了許多賀禮,但臣妾這有一物想獻給陛下。”
畫被皇帝慢慢打開,眼神逐漸明亮:“這畫……”
“臣妾昨日在禦花園正巧遇見柳大人在作畫。但是也不知怎的,他看上去心情很不好,畫到一半就把畫扔了。臣妾覺得可惜,就把畫撿來了。”上官玥一直關注皇帝的表情,“臣妾猜想,這畫很有可能是柳大人要送給陛下當生辰賀禮的。”
果然,皇帝很高興,對宮人說道:“告訴妗昭儀,叫她今晚不用過來了。”又看著上官玥,“你先進去等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