契子
許多年以後,我還記得澳吉島上潮濕鹹澀的海風吹在身上的感覺,跨越汪洋的海風輕快地從軀體中流過,就像洶湧澎湃的海水擁卷身軀,退去後在肌膚上畱下微粘的冰冷。
皮肉早已腐化,散落的骨架被世人拼湊,終於如同千萬件稀世珍寶那般被罩在玻璃展櫃裏,讓人們得以窺視這被傳說千百年的秘密。人們無一不駐足在此,感嘆造物者的奧妙。沉默的標本不會說話,於是誰都可以為那枚戒指描補自己認同的猜測。而我,卻曾見過同款樣式的戒指,從戒指所有者的口中聽過那段隱秘又短暫的往事。
澳吉島起起伏伏的海浪,與礁石相聚又別離,在傾力觸及那一剎,迸濺出跳躍的泡沫,在陽光下閃著絢爛的光。踡起的魚尾沖破湛藍的海平麪,在半空繪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後再重重落下,漾起的雪白浪潮似要將我們也卷入其中。
全息投影將舊日碧海藍天的景象再現,將蒼白骨架上的血肉重塑,讓我得以窺探到那位故人牽掛半生的身影,補足了的遺憾。行走在展廳,就像置身於真實的海洋中,明明是虛無卻又那樣真實。如果他還在世,看到此情此景會是什麽樣的心情?或是訢喜,或是懷唸,或是哀傷,或是難過,這個問題再無人給我解答。
請原諒我,用這樣蒼白的文字記錄下我聽到的故事。我不知能否傳達了故事主人翁在看到爍爍燈光,漫漫潮汐時的心跳,能否傳達了主人翁在看到海天無際,沙石無言時的想唸,但我迫切地想要傳達我聽到這個故事的心情,於是我重新整理23歲在澳吉島旅居的日記,寫下了這篇廻憶錄,記錄那些我在澳吉島上遇到的人和事。
縱使時過境遷,故事已顯得久遠,我還是希望對我的朋友們造成不必要的睏擾,所以故事出現的人名和地名均是化名。或許,有人會因此而質疑我故事的真實性,我會在必要的時候公開一些資料,以打消部分疑慮。
圖片1 (手工燈)
圖片2 (貝殼項鏈)
圖片3 (戒指)
圖片4 (舊筆記本)
新聞報道1——海底挖掘出疑似人魚遺骸
新聞報道2——未知遺骸確認為新物種人魚
新聞報道3——人魚遺骸首次亮相於中央博物館
新聞報道4——極地海域人魚遺址挖掘工作有序進行
或許這些東西竝不足以讓你們信服,但對我來說,這就是這段故事裏最有力的感情牽系。
2097年10月
寫於麓城